东北话,也被称为东北官话,是中国东北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方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东北话中常见的表达和词汇:
常用表达 :
麻溜:
快点。
咋滴:怎么了。
得瑟:炫耀、不稳重。
隔路: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
唠嗑:聊天。
溜达:散步。
整事儿:办事。
削:打。
贼:小偷。
隔应:恶心。
嘎哈:干什么。
干仗:打架。
吭呲:说话慢。
瘪肚:胆小。
各应人:烦人。
欠儿登的:哪儿有事哪儿到。
二椅子:不男不女。
坑车瘪肚:形容事情没做好。
囔囔踹:不停地抱怨。
鸡毛掸子狗皮毯子:形容东西破旧不堪。
手里拿个铅笔杆子:形容人没有正事可做。
干活就用铁皮铲子:形容做事很辛苦。
做饭就用抢刀板子:形容做饭很利落。
串门必须到俺家:形容热情好客。
口头禅是哎我的妈:表达惊讶或赞叹。
坐在房山来吃瓜:形容悠闲自在。
特色词汇 :
喇子:
塑料水桶。
喂得罗:下小上大的水桶。
棒槌:人参。
苞米:玉米。
被垛:几床被子堆在一起。
哈喇:肉和油变质。
砬子:陡峭的石头山。
喝咧:唱歌。
喇忽:遇事疏忽。
能叽:嘟囔,小声磨叽。
癞叽:不精神,发蔫。
小掂儿:小气。
呐咂:窝囊,憋屈。
坐蜡:事情很棘手。
掉链子:关键时刻不行。
撒嘛:东张西望。
瘪独子:混蛋,没人样。
棵碜:形容人长得丑。
噜噜:唠唠叨叨。
噶哈:干什么,语气词。
干儿手:混子,混混。
东北话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深受当地人喜爱,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db:作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8w.cn/12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