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竹的种类繁多,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竹品种:
十二时竹:
竹节环绕凸出生子、丑、寅、卯、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字,产自蕲州安福周俊叔家。
葸劳竹:
产自新州,一枝百叶,皮利可做砺甲,用久微滑,以酸浆渍过宿,复快利如初,多作弩箭。
人面竹:
产自郯山,竹径几寸,近本逮二尺,节促四面参差,竹皮有如鱼鳞,面凸颇似人之面。
孝顺竹:
秆细而长,作大丝,夏则笋从中发,冬则笋从外护,母竹内包故称慈教。
蕲竹:
产自楚蕲州,土人取其色之莹润者为簟,节疏者为箫管(笛)。
双竹:
生浙之武林西山,其妙在修篁嫩条,对抽并乱,色最可爱。
龙公竹:
产自罗浮山,其径大七尺许,节长丈二,叶若芭蕉。
弓竹:
产于东方,本长百寻,其曲如藤状,必得大木,乃倚而上,质有纹理。
柯亭竹:
产在云梦之南,其秆俟其年之后,划为乐器,音最清亮。
桂竹:
出自南康府,秆高四、五丈,围约一尺许,状似甘草皮而赤色。
思摩竹:
奇在笋自节上,成竹竿之后,其节中复又生笋,出海外。
梅绿竹:
其秆似湘妃而细,皮无旋纹,色亦暗,而大不如人,多取为扇骨。
大夫竹:
以其修长,秆直凌云,围有三尺,故得是名,出鹿延。
龙须竹:
生辰州及浙三山谷间,高不盈尺,而枝秆细仅如针,可作盆玩,但遇冬不可见霜雪。
临贺竹:
其杆之大,至有十抱,较之龙公竹更奇。出临贺。
相思竹:
出广东,似双竹而差大,皆两两相对而生。
疏节竹:
其杆最高,每一节差一寸许,出自黎母山阳。
丹青竹:
出自熊耳山,其叶有三色,黄、青、丹相间而生。
通节竹:
产于溱州,其杆直上无节,而中心空洞无隔,亦异种也。
凝波竹:
其枝叶皆似常竹,但有红花,开似石榴,亦奇竹也。
沛竹:
昔传是竹长百丈,出自南荒之城,附此以志异耳。
扁竹:
其杆极扁,出匡卢山。
船竹:
出员丘,其大如澡盆。
邛竹:
汉武帝遣人开,致邛竹杖。
观音竹:
占城围。
这些古竹品种不仅因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而被人们欣赏,而且有些还因其稀有性和象征意义而受到珍视。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常被用于园林装饰、工艺品制作以及文化象征。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db:作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8w.cn/190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