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儒家经典公益课——阳明心要》之“王阳明传记”篇(第二 集)

2024-02-05 0 66

王阳明传记篇(第二集)

 

他律道德来源于经验智慧,自律道德来源于般若智慧(先验智慧),这个更重要。什么是经验智慧?什么是先验智慧?先验智慧在不同的思想体系中还有不同的别名,如果在佛家则称为“般若智慧”。如果在基督教、天主教这些有神教,就被称为“上帝的智慧”或统称为“神智”。伊斯兰教里面就称为“安拉的智慧”,安拉也是神,安拉就是上帝,所以神智、安拉智、上帝智这三个是一个意思。那么在道家称什么呢?道家是没有神的,道教不讲神。

 

道家把这种智称为“玄览之智”,很古怪的一个词,除非你专门研究过道家,不然的话你猛一听这个词,你会很陌生。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玄。“玄”是什么东西呢?“玄”这个词最早的字面的意思是水深而黑,谓之“玄”。大海不是很深吗?但是你看大海那是一种深蓝色,甚至带一点深黑色,那个色就叫玄色,简称为“玄”。后来这个词由颜色演变为哲学的高度,变成了一个哲学上的用词,这个词又演变了,它又有了新的含义、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指的是什么呢?深不见底的深奥谓之“玄”。

 

无比的深奥,所以叫玄之又玄,这一个玄还不行,还要又玄。就是一个深奥还不行,还要又深奥,比深奥还深奥的深奥,这有点绕。比深奥还深奥那得有多深奥?答:真深奥。比深奥还深奥的深奥,来自于那么深奥的一个智慧,就叫玄智。这个智慧你知道从哪里来的吗?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它来源太深奥了。那深奥有多深呢?比深还深,比奥还奥,就是深奥。你不要问深奥有多深有多奥,我一定会回答你:“比深还深,比奥还奥。”就来自于比深还深的深,比奥还奥的奥,来自于那个地方的一个智慧叫玄智。光玄(深奥)还不行,还要怎么样呢?还要览,“览”也是《道德经》里面一个重要的词。览是什么呢?就是看、观看谓之“览”,但这个看不是随便看,随便看就叫看,不随便的看就叫览。

 

“览”是什么呢?是全面而透彻地看才能叫览。随便抬眼一看就叫看,不叫览。把这个东西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部看清楚看透彻,这样的看叫览。我去看一个展览,不是我去看一个“看”,为什么它叫展览不叫展看?意思就是我展的这些东西你们要览不要看。扫一眼叫看,览是停下来盯着它,左左右右、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事无巨细地全部看清楚、理解透彻,这叫览!玄智,有一个特点——这种智慧能够把事物里里外外全部了解清楚,因此,玄智有一个特点,就是览。我们常人的眼睛只能看前不能看后,只能看外不能看里,所以它是片面的。但是玄智不是,玄智了解一个事物是内内外外,上上下下全部一起了解。佛家把这种智慧称为大圆镜智,像个圆的镜子一样,哪一面都给你照彻的清清楚楚、透透彻彻,所以它起了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叫大圆镜智。还有一个比大圆镜智更进一步的智慧,叫法界体性智。

 

大圆镜智是我看你,我把你内内外外、上上下下全部看清楚,了解清楚。我现在有一种能力、有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就是我能够把我所了解到的事物内内外外全部了解清楚,如果我拥有这种智慧的话就叫大圆镜智。那么比这个更进一步的,佛家还有一个词叫法界体性智,法界体性智是什么意思呢?它为什么比大圆镜智更高明呢?大圆镜智无论怎么高明还是我看你,我是看者,你是被看者,我们还是两元关系,还是相对关系,就是我还要有一个看,你是被看者,我是看者,有一个看者,有一个被看者,它是两个东西。我了解你,你是被了解者,我是了解者。儒佛道都认为,只要把事物分开,分成看者与被看者,看者无论怎么了解被看者,总是有一些他了解不到,你哪怕都了解到了99%,还有1%了解不到,为什么?这就叫二元的屏蔽性,只要我们两个是二元,看者与被看者就是二元,只要有二元,我们两个之间就有一种天然的屏障。在这种天然屏障的作用下,你无论对我了解多透彻,永远不可能是100%,只能是无限接近百分百,但永远不等于百分百。

 

它总是有0.1,0.0001,0.000001……是你所不了解的,这个不了解的原因是二元屏障产生的结果。那么要想把那个0.000001也突破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超越两元,咱俩合一,咱俩成为一个东西,这个时候你才能100%的了解我,而不是99%的了解我。当咱俩成为一个东西的时候,就不存在我了解你,你了解我了。是我了解我自己,因为咱俩已经是一个东西了嘛,一个东西当然就是我了解我自己。我了解我自己,我才能达到100%,我了解我自己的这个智慧就叫法界体性智,它比大圆镜智更高明一点。我像了解自己一样的了解你,这就叫法界体性智,咱俩是一体的,既然是一体的,当然我了解你就是了解我,我了解我就是了解你,咱俩个不是分开的,这叫法界体性智。法界体性智就是事物自己对它自己的了解,宇宙自己对他自己的了解,生命自己对他自己的了解。具体到儒家讲道德,就是道德对它自己的了解,不是外在了解道德,而是道德对它自己的了解,道德了解它自己就叫法界体性智。这个不大好讲,只能讲到这种程度。

 

我们之前已经在我们的很多书里面都有大量的篇幅详细地阐释过什么是先验智慧,什么是经验智慧,为了避免太多的重复,每次讲到这些重要的词语的时候,只做一个画龙点睛式的讲解,就不做太多的展开。如果大家想了解,我们之前有那么多的著作,就从那里去了解,不然的话我们就重复的太多,这样就没有意义。但是既然我们讲学讲到这里引出了先验智慧和经验智慧,又不能不挑重点讲一下,既不做展开,还要挑重点,以后我们讲课的原则都是这样,涉及到一些重要术语的时候,只要我们之前的著作和讲学中详细阐述过,我们在这里只做提纲挈领,点到为止即可。那么现在我们讲的先验智慧跟般若智慧也是这样,只做一个提纲挈领,点到为止。

 

佛家把先验智慧叫般若智慧,或者叫法界体性智,或者叫大圆镜智,都可以。道家把先验智慧叫玄览之智,简称玄智、玄览,再简称就叫玄。西方的有神论就把它叫做神智。儒家把它叫做德性之知(智)。儒家的一个重要起源,它起源于一句话,这句话叫做十六字经句,或者叫经言,就是“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总共是十六个字。中国的第一本书叫《尚书》,它又叫《书经》,五经之一的《书经》。在《书经》中正式提到——尧以此十六个字授舜(传授给舜),舜将此十六个字传授给禹,禹又把这十六个字一直往下传,就传到了商汤,又传到了周文王、周武王,一直往下传到孔子。它被称为中华之正宗,又称为中华十六字心法,圣圣相传,以至于孔丘,就是一直传到孔丘。从我们中国最早的圣人与圣人之间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圣人心法,也被公认为是我们中华民族上古时期的文化精髓,因此说儒学就是华夏正宗之学,儒学就是中华之学,它是中华的正宗,是中华的灵魂。所有的儒学都是建立在这十六字心法之上,既然如此重要,那我们当然要讨论一下,这个不讨论清楚,阳明学也不可能讨论清楚,因为阳明学是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整个儒学都是建立在这十六字心法之上,那当然阳明学也是建立在这十六字心法之上。

 

“道心惟微”,“微”是微妙的意思,“微”几乎等同于道家《道德经》里面所说的玄,就是深奥的意思,微在这个地方不可以作大小的小讲,不是微小的意思。“微”在这里作幽深无底讲,这个东西特别幽深,有多深?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玄,有多玄?玄就是深奥的意思。有多深?答:比深还深,玄之又玄嘛,就比深还深还深还深还深还深,又玄又玄又玄又玄又玄就是又深又深又深又深又深,最后有多深?不知道有多深了,反正是很深很深很深很深很深很深很深··············。微有多微(幽深)?有多么幽深?不知道。很深很深很深,道心就来自于那个很深很深的深奥之处。

 

道心惟微——道心最大的特点就是微妙、玄远、深奥,不能用普通的智慧测度,它太深了!这个就非常像佛家说的“佛智高远,切不可凡心测之”,就是这么个意思。佛的智慧、境界太高远了,你用凡心去测永远测不到底,永远达不到,看不到它的真面目,所以佛家有一个词叫“不可思议”,“思”是思考,“议”是议论、讨论。不可思,不可议,合在一起叫不可思议。这个不可思议指的是不可用凡人之心妄自揣度佛的智慧、佛的境界,就这么个意思。我们中国文化从肇始之初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生命的深远、天地的深远、形而上的深远、心性的深远,凡夫不可以轻易地测度,它太深了,它太远了。

 

所以道心惟微,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十分深远,你不要轻易地去测度,不要轻易地去思去议,你轻易地去思,那就叫胡思乱想,没有用。议就叫妄议,妄议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没有好处,不要乱讨论,你是讨论不清楚的,除非你成长,除非你觉醒。你不成长不觉醒,你现在处在一个很低级的凡夫状态,就不要擅自去思去议,它太深远了,超出你的想象、超出你的认知范围,这就叫道心惟微。那么道心是什么?“道心”就是现代哲学里所说的先验智慧。

 

第二句话——人心惟危。人心是什么?人心就是我们现代哲学里面所说的经验智慧,就是我们常人的智慧。我们现在作为一个普通人就生活在经验智慧中,我们几乎没有先验智慧,也就是说我们几乎没有道心,我们只有人心,我们只有一颗人的心,也就是说我们生活在经验智慧中。那么经验智慧又建立在两种感知功能之上,一个是感官感知,第二个是建立在思维逻辑之上,就是知性之上。人在认知的能力上有三个特性,简称为三性。最外表的叫感性,就是眼睛看、耳朵听,这是最最外表的,叫感性,就是感官认知能力,简称为感性认知。

 

比感性认知更高一点的就上升到意识,在意识里面理解它、消化它,这个认知叫知性认知,简称为知性。比知性更深的叫理性,理性这个叫法在宋明理学那里是反过来的,叫性理。我们现在把它叫做理性,宋明理学把它叫做性理,什么叫性理呢?就是从先天心性中显出来的规律、法则和智慧。有一本书叫《性理大全》,它记载的就是宋明理学的言论,把宋明理学那些理学大师们的言论合在一起,大全嘛,就是把所有这些大儒们的著作、言论全部合在一起,所以才叫《性理大全》。这是给宋明大儒们的学问定了个性,宋明大儒们讨论来讨论去,他们在讨论什么?他们在讨论先天心性中内涵的各种法则与属性,以及内在的种种智慧,这是他们讨论的焦点。他们不是讨论外在的事物,是讨论内在的先天本有的心性中的内涵的各种理,也就是法则、智慧,这个智慧就是先验智慧,因此他们的学问都有个共性,因为他们所有的学问都是在讨论性内涵的法则与智慧,因此统名曰:“性理”,这本书的名字就叫《性理大全》。

 

这个大全我们先不管它,先讨论性理,这个词是非常准确的,我们整个儒家的确讨论性理,不讨论外在的东西。这个性理就是理性,现代人把它称为理性,来自性中的法则就叫理性。如果一个人他做事、言行处处源于、处处遵循他心性中的法则,我们就称这样的人为理性的人,否则我们就不能说这个人理性。只有哪些人才是理性的人呢?所有东方的圣贤都是理性的人,不管是佛家、道家还是儒家,因为他们所有的言行都来源于他们的心性,遵守他们心性中所彰显出来的法则,因此他们是理性的化身,他们所有的言行都是理性的,不是胡来的。

 

包括阳明本人也是,因为阳明处处遵守他良知的指引,处处遵守良知的指引就是遵守性理,所以阳明是一个高度理性的人,他就是理性的化身,因此他的一言一行,他随便一个举手投足都是充满了理性的。而我们由于没有遵循良知来生活,我们遵循的是自己的兽性中的生物性法则来生活,因此我们不是理性的,我们的举手投足都不是理性的,是什么呢?是感性的,最多是知性的,但不是理性的。所以认知有三种:最外表的认知是感性认知,再往里一层是知性认知,再往里一层是理性认知。感性和知性这两种认知合在一起构成了经验智慧的基础,反过来说,经验智慧就是建立在感性与知性这两个认知功能之上的。而先验智慧是建立在性理之上的,就是性之理、性之智,从性中、从心性中、从德性中彰显出来的智慧,它叫先验智慧。

 

那么西方的自然科学家,西方的社会精英,比如说作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他们做什么事情也是经过千思考万思量,他们不是随便乱来的。因为他是政治家、他是科学家、他是作家,他们所有的言行都是经过严格的思考,严格的审视下才产生的这样的言行。我们过去习惯上把这样的人称为理性的人,严格上讲是错的,他们最多被称为知性的人,他们在知性上有很好的训练,有很好的素养。我们老百姓连知性的人都算不上,我们完全生活在感性上(尤其是女人),女人就更是感性的,女人都是用眼睛思考、用耳朵思考,不用大脑思考的人,她们完全建立在感官之上。

 

比如说她们今天要去见一个著名作家,本来对这个作家很是崇拜,早就听说这个作家,一直想去拜访,没有机会。今天有一个机会去拜访他,听说这个作家很有智慧,很有成就,很有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对他的仰慕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当见到这个作家以后,看到这个作家穿的破破烂烂,身上都是油腻……完了!这个视觉严重影响了她,从此以后她再也不高看这个人了,每次提到这个作家,她总是充满着鄙视、充满着厌恶,充满着……反正总之是不好的。这就是典型的用眼睛思考,就是因为她眼睛看到了这个人身上的衣服有点破烂,有点油腻,引起了她的反感,之前这个作家再美好的成果在她眼中都不算什么了,所以这就是典型的女人式的思考。女人是用眼睛思考的,她只相信她看到的东西,你不要跟她讲别的,那么这就是普通老百姓常有的一个思考,就是感性思维,感性认知。

 

受过训练的人、有文化的人,就进入到了知性思考。那么受过东方内圣心性工夫的人,打开心性、彰显心性的人才会有理性智慧和理性思考,所以严格地讲,理性的人只有东方的圣贤和君子,他们才是真正理性的人。我们现在称那种深思熟虑的人为理性的人,不是!他们只能算知性比较发达的人、知性比较成熟的人,仅此而已。知性和感性都是后天的,知性是后天训练出来的,感性也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成长起来的,因此它们都属于后天智慧,那么经验智慧就是建立在感性与知性之上,因此经验智慧是后天智慧。而先验智慧也就是理性智慧,在儒家称为德性之智或德性之知,在儒家,知识的知和智慧的智是通假的,知就是智,智就是知,那么德性之知就是德性之智,简称德智。

 

这个德智就是先验智慧,也就是理性的智慧(来自于心性中的智慧)。只有东方这些做过心性工夫的人、获得一定心性成就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理性的人,除此之外都是知性和感性的人。那么这三种认知都有一种直觉,感性有感性直觉,什么叫直觉?就是直接觉知,不经过中间的环节,直接认识这个事物,直接对这个事物下结论得结果,这就叫直觉,这三种认知都有直觉。感性认知的直觉就叫感性直觉,感性直觉有时候也很准,我们经常把感性直觉称为人类第六感,尤其是女人,女人的第六感是很强的——我第一眼就发现他不是好人,后来发现果然不是好人,这就叫第六感。周围人都说他是好人,但是我见他第一眼,我就是觉得他不是好人,后来发现我对了,他果然不是好人。那么这个结论是怎么得来的?你自己也没搞清楚,你也不知道怎么得来的,直觉嘛,我看到他第一眼直接得出结论——不是好人!她自己吓一跳,都说他是好人,怎么我第一眼见到他就说他不是好人?这个结论还把自己吓一跳,太让我意外了,但事后的结果是这个人果然不是好人,这就叫感性直觉。

 

第二个叫知性直觉,把知性直觉发挥的最好的就是作家,尤其是想象力丰富的作家,还有诗人,诗人也属于作家了。还有就是一些有创造性的、原创性的科学家,有相当多的科学家最初提出他们科学创造的时候,并不是来自于他们的深思熟虑,而是来自于他们大脑中的直觉,他们先有直觉、先有一个模糊的结论,对这个结论开始进行推理,最后终于推成功了,这个事情就成立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知性直觉极强,很多时候都是先有结论,后来再去进行数学演算、推算或者是实验室的观察,一推算一观察,果然和他的那个结论很类似或者是完全一样,这个就叫知性直觉。它不是感性,它比感性高一点,叫知性直觉。感性直觉和知性直觉都是有局限性的,受到很多局限和限制,只有一种直觉不受局限和限制,就是理性直觉或者叫心性直觉。

 

那么先验智慧是什么?先验智慧就是心性直觉或者叫理性直觉。先验智慧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直接了解,不需要借助任何中间环节。如果大家觉得这个不太好理解,我们换一种方式让大家理解——上帝认识任何事物不需要借助望远镜和显微镜,只有科学家才需要用望远镜和显微镜来了解事物。上帝要想了解什么,当他有这个想法的时候,结论就呈现在他的心中了,为什么?因为他是上帝嘛!所以上帝不需要科学、上帝不需要数学,上帝要想了解地球怎么绕着太阳转的,他只需要动个念头——那个叫地球的球是怎么绕着那个叫太阳的球转的呢?呱唧!一瞬间,地球绕着太阳转的结果就出来了。而我们科学家要想了解地球绕着太阳转,就得有大量的数学公式推算,还要加上望远镜进行观察,最后才能得出结论是怎么绕着转的。

 

只有科学家才需要科学,只有普通人才需要科学,上帝不需要科学。那么上帝不需要科学,他是怎么知道的?——直接知道!就这一句话就完了,直接知道的!直接知道就叫直觉,叫理性直觉。佛家把这种理性直觉叫般若智慧,道家叫玄览之智,或者叫玄览智慧。有神论宗教里面叫做神智、上帝智慧。在儒家称为德性之智,简称德智或者是性智,或者叫性理,性理其实指的就是性智,理和智在这个地方是同一个含义,它是不分的。

 

我们现在把般若智慧、玄览智慧、神的智慧、德性之智,统名曰:“先验智慧”。把建立在感性与知性之上的智慧统名曰:“经验智慧”,或者叫后天智慧。先验智慧是先天智慧,它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它是先天的,它不需要后天培养。但是经验智慧需要后天培养,通过后天来培养、后天来强化、后天来训练这才可以。尤其是知性智慧,从小就要不断地训练、不断地训练,学习很多知识来训练,最后你才能被训练为一个专家。所谓的专家是什么?就是把我们的知性智慧训练到一个相当高的成熟程度,这样才能驾驭某一个领域,这样你才能成为专家。没有受过这些训练的普通百姓,就叫感性认知,感性智慧。但是不管是感性智慧还是知性智慧,合在一起都叫经验智慧,它们都是后天的。后天智慧在我们中华文化中最早的称呼是什么呢?——人心。就这么两个字,没了,就叫人的心。那么先验智慧叫什么呢?——道心。

 

由于经验智慧有一个特点就是表面化、肤浅化、碎片化、虫洞化,就像一只虫在树上钻了一个洞,就是局限的意思,虫洞化就是我们认识事物只能认识这一点,这一点之外我们就不认识了。经验智慧的本质里面就含着这样的一个特色,什么特色呢?就是虫洞化特色,肤浅化、片面化、偏激化、碎片化这样的特色,它认识事物、了解事物、驾驭事物就有这些特点。但是先验智慧没有,它是从方方面面内内外外,它要了解同时都了解,一起呈现出来,无内无外。用我们儒家的话说叫彻内彻外、彻上彻下,儒家爱用这个词。那么这个彻内彻外、彻上彻下是个什么智慧?就是先验智慧。由于先验智慧有这么个特点,所以先验智慧深不可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因此我们中国人就给它一个词叫“道心惟微”,微妙,这个“微”具体地说就是全面而深远。

 

那么人心呢?——惟危。为什么是危呢?危在哪儿呢?人心就是经验智慧,经验智慧有一个永远不可去除的特点,就是碎片化、片面化、虫洞化、偏激化。总之它对事物的认识不深刻、不全面、不系统、不透彻,因为这些导致了带来一些危机、危险,这就是人心惟危。那么具体到我们人这里,我们对外认识是片面,这种片面的认识就会把我们置于无知之中,无知就是危,危就等于无知。这是指对周边事物的认识会带来危,那么对自己的认识更危、更麻烦,它甚至能够让你送命,你时刻处在危险、烦恼、痛苦之中。

 

比如说一个小女孩失恋了,痛苦啊,站在楼顶上,姑奶奶我不活了。周围人就劝她,姑娘啊想开点,人生还漫长着呢……!去你妈的漫长,不长了,我马上就跳下去了!就是你无论说什么都说不进去,最后遗憾的跳了下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她的认知的片面性、碎片化、表面化、极端化这些特点,把她推到了楼下。如果她的认知宽泛一点,就不会走极端;如果她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时空拉得长一点,她就不会那样想了。如果大家就在那个关键点有一个办法,不管你是用欺骗还是用什么办法,你只要让她下楼,下楼以后你只要让她再活三年,她保证把你当恩人——当年幸亏你把我骗下楼了,你又把我骗了三年,三年以后的今天我才发现,噢,谢谢当时不娶之恩!如果他当时娶了我,我要遭罪一辈子,他不娶我,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太好了!她再也不会想死了。

 

但为什么她三年以后不想死了,三年前她非死不可呢?——片面性!她那一会儿钻到牛角尖里去了,非死不可,她出不来了。这就是经验智慧的缺点,它偏激化、片面化、虫洞化,她那会儿钻牛角尖去了,就是一门心思想死,你怎么说都没用,我就是想死,我就是不想活。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些事例都是怎么造成的?就是我们经验智慧的局限性造成的,片面性、碎片化、虫洞化,说到底都是不全面、局限造成的,这是它的特点。这种局限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危险,让我们走到楼顶跳下去,这种危险就是来自于我们认知的局限性、智慧的局限性,所以局限性很多时候是可以害我们的命的,可以让我们死的,它当然危嘛。只要我们一天生活在经验智慧中,我们就分分秒秒的受到经验智慧所带来的局限性和种种危机,这是不可避免的。

 

佛家把这种危机统名曰:“烦恼”,你只要生活在经验智慧中你就永远有因为片面、肤浅、极端、虫洞化所带来的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这些烦恼和痛苦到极端的时候能够把我们带到楼顶上推下去,甚至让我们拿个刀自杀,拿个安眠药自杀等等极端的现象。甚至让我们杀人,让我们做很多很多深感后悔的事情,这就叫人心惟危,每时每刻都处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各种危机危险之中。这种危机危险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把自己置于重重危险之中,不是别人给我们的,就是我们自己!那么我们怎么走出重重危机呢?用佛家的话说就是烦恼无边、苦海无边,我们怎么走出这个无边的苦海呢?要做內圣工夫,怎么做呢?——惟精惟一,做精一功夫。王阳明的一生就是做精一功夫的一生,所以我们学习王阳明就是学习精一功夫,整个《传习录》就是对他做精一功夫的很多侧面的记录,一部《传习录》就是一部精一功夫。

 

惟精惟一,达到什么程度呢?其实精一功夫也就是内圣心性工夫,要做工夫、要下工夫,那么工夫下到了结果是什么呢?——允执厥中。这个词十分拗口,因为它是古词,而且是古词中的古词,接近甲骨文了,所以这个词特别拗舌,不解释,你是永远理解不了的。“允执”就是允许你到达,“执”是到达的意思,“允”是允许,允许你到达。到达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呢?——“厥中”。“厥”在这里是一个副词,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不要研究厥是什么。“厥”在这个词里面作“其”讲,或作“之乎者也”的“之”讲,“其”和“之”是同义词。

 

“中”是什么?“中”有字面意思和延伸意思。先说字面意思,字面意思就是既不偏于左也不偏于右,谓之“中”。这个不偏左不偏右乍一听起来很莫名其妙,什么不偏左呀?什么不偏右呀?左和右是指什么呀?——超越所有主客二元关系的状态和境界谓之“中”,这是延伸义。超越所有的二元关系——主客、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等等,这都叫二元。前后是一对,左右是一对,内外是一对,凡是构成对的就叫二元。那么超越二元就是超越相对、超越左右、上下、内外、前后、主客,全部超越,超越了以后的那个状态就叫“中”。

 

中不是折中,不是取两点的中间那个位置叫中,不是的。是超越两者,不是取两者的中间点谓之“中”,不是的,是超越两者的那个境界谓之“中”。《中庸》就是专门讨论“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一部讨论中的价值、中的状态、中的境界、中的特性、中的意义的著作,就叫《中庸》。所以“庸”是什么?“庸”在这个地方是一个多含义的词,是泛指,只要与中的价值有关、与中的境界有关,统称“庸”,所以“庸”这个词是一个多义词。那么《中庸》这部书就是讨论中的价值、讨论中的状态、讨论中的境界、讨论中的功能和作用的这么一部著作,因此它就叫《中庸》。“允执厥中”,“厥中”就是之中、其中,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你只要不断地做精一功夫,做久了,我就允许你到达“中”的境界,这就叫“允执厥中”。你就可以到达中的境界,中的境界是什么?就是先天境界,就是心性彰显的境界,也是道德觉醒的境界,在儒家特指道德觉醒境界。

 

我们现在把这个中华上古圣圣相传十六字心法系统地翻译一下——道心惟微:那个先天的智慧,微妙而深远呐,千万不要用凡夫之心妄自思议呀!第二句“人心惟危”:人心这个东西是不可靠的呀!建立在感官和知性之上的智慧是充满了片面、肤浅、极端和虫洞化、碎片化的,它将把我们置于时时处处无穷无尽的烦恼之中,它甚至能够残害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不得好死,让我们自杀或杀人,跳楼或怎么样,给我们的一生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痛苦与危险。我们要远离这个危险,所以要做心性的工夫,要过有德的生活呀!当我们不断地唤醒自己的心性,不断地唤醒自己的道德,让我们的道德越来越觉醒,越来越觉醒,越来越觉醒,我们就到达了解脱的境界,从此你就实现了人生的终极关怀和终极解脱!这就是用现在的语言诠释十六字心法。

 

十六字心法作为我们上古时期尧舜禹圣圣相传,传到孔孟、传到二程、传到陆九渊,最后传到了王阳明,所以阳明就把自己的学问叫“心学”,就是为了呼应上古时期的十六字心法,他想告诉所有的世人,他的学问一脉相承于尧舜禹、一脉相承于上古时期的圣贤,他的学问是圣贤一代一代传到他那里的,是中华之正宗,中华之正脉。这个中华之正宗之正脉是什么脉?是道德觉醒之脉,是生命觉醒之脉。因此中国文化,就是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华文明从肇始之初、从尧舜禹开始,就是最最典型的生命文化,是觉醒文化、是解脱文化、是心性文化、是先验智慧的文化,这几个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灵魂,一直被我们圣圣相传以至于阳明,一直被我们历代圣贤自觉地传承着、维护着传承下来。

 

中国文化是生命文化,中国文化是道德文化,中国文化是觉醒文化,中国文化是心性文化,这些特性就是孟子所说的经,不能变,属于经,它叫经学。不是权学,不是权宜之学,不是方便法门,它是经学。但遗憾的是我们这个经学失传了,尽管历代圣贤都一再地说经不能断,一定要传,不能变也不能断,但是我们还是变了,我们还是断了,断之于哪里呢?儒家断之于阳明,阳明之后圣学不传、十六字心法隐没,再也没有了。那么阳明心学的第一次中兴,熊十力没有复兴十六字心法。二次中兴就是现在,更是没有复兴我们中华文化圣圣相传的十六字心法,还是断了,所以阳明之后再无圣学,一直到现在。希望从我们这里接上来,不能让它再断。接到哪里去?接到阳明那里去。“向往圣继绝学”就是这个意思,把中断的东西再续上去,继就是续,续就是继,向往圣继绝学就是向往圣续绝学。再续上,再接通,但是我们现在的阳明热没有续上,看从我们这能不能续上。

 

这是我对当代阳明学热的冷思考的第二个观察结果,当代阳明学没有分清先验智慧与经验智慧,没有分清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儒家的闻见之知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经验智慧,德性之知就是先验智慧,那么他律道德是建立在闻见之知的经验智慧之上的,而自律道德是建立在先验智慧之上的,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道德。而儒家所传承的是先验智慧中流出来的自律道德,不是他律道德,儒家对他律道德的态度是权宜之计,不是万古不变的经。由于分不清这两种道德,所以阳明学以及整个儒学、以及整个中华十六字心法所传下来的中华文化,全部都没有办法讲,所以这是第二个问题。

 

当代阳明学热所暴露出来的第三个问题是不知道自律道德与生命觉醒以及终极解脱之关系,即不知道自律道德的终极止归与究竟价值。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已经讲清楚了,道德(自律道德)觉醒就是生命觉醒,生命觉醒就是生命解脱,生命解脱就是生命终极关怀的圆满实现。我们儒家把生命的终极圆满实现称之为圣人,就是成圣。儒家的终极目的不是当一个老好人就完了的,当好人只是儒家的起点,不是终点,我们把起点和终点搞颠倒了。当一个好人只是起点,而儒家的终点是非常清楚的,一点都不含糊,终点是什么?是成为圣人!圣人是什么人?就是道德(自律道德)彻底觉醒的人,道德彻底觉醒就是生命彻底觉醒,生命彻底觉醒就是生命终极关怀的圆满实现。佛家把这样的人称为成佛,道家把这样的人称为成仙或成真人,儒家把这样的人称为成圣,这才是儒家的目的。

 

我们践行道德、过有道德的人生,我们追随道德、提升道德,最终的目的是要获得包括身心在内的生命全然地解放,完美地解放,这才是目的。这个在我们当代阳明学热中没有说清楚,最多只是说儒家强调道德是让我们当一个好人。还有人竟然说儒家为什么如此强调道德呢?答:是给统治阶级服务的,是要通过道德把老百姓都训练成顺民。什么叫顺民?就是上面怎么欺负我们,我们都逆来顺受,所以叫顺民,顺民这个词就是逆来顺受的意思。你说哪个统治者不喜欢被统治的百姓个个都是顺民呢,他当然高兴了,我怎么欺负你,你都喊我万岁,你都喊我好,那当然高兴嘛!但是统治阶级没有能力把他统治的人民个个都训练成顺民,尽管他有这个愿望,但他没这个本事。正在此时,天空呱唧送来一个叫孔子的人,孔子说:“老爷,不用担心,此项工作交给我吧,我有能力把你统治的人民全部训练成百依百顺的顺民,可好?”

 

统治者说:“Yes!You do that!”孔子就去Do that了,孔子就发挥他的才华,把老百姓都训练成了顺民,因此统治阶级说:“You are good! You are good!”所以就赞美孔子赞美了几千年,几千年的统治者都赞美孔子,说孔子You are good!Very very good!说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得到了统治阶层那么大的欢心的原因,就是孔子完成了统治者想完成但没有能力完成的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孔子用道德把所有刺头的老百姓全部训练成了顺民,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提倡道德的原因。在当代相当多的一批人是持这样的观点,这是对道德、对孔子之学、孔孟之学以及对我们十六字心法圣圣相传下来的中华心学,不是阳明心学了,因为这个心法是从尧舜禹传来的,是对中华心学极大的误解!根本不了解儒家所提倡的自律道德给我们带来的是解放,不是给统治者培养几个顺民。孔子不是一个替统治阶级服务的人,孔子是替我们无比庄严而神圣的生命服务的人,孔子只服务于自律道德、只服务于性理,而不服务于统治阶层,至于统治阶层把孔子的学说拿来做什么,那就不是孔子的事情了。

 

我们的责任只是告诉大家孔孟的本意是什么,孔孟的本意绝不是让我们当一个外在的普通的顺民、一个老好人就完了的,即使是当个老好人,那也只是起点,不是终点。终点是孔子自己所说的“吾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就是圣人。但孔子谦虚,他不好意思直接说我成圣了!他可以说别人是圣人,但是他不能自称圣人,但是他又想把他自己的那个境界如实地告诉我们这些后人。所以他就有了著名的那几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说我到七十的时候就已经彻底的自由、圆满了。这个自由、圆满是怎么来的?是践行道德来的,是通过道德觉醒而实现生命觉醒→而实现生命圆满的结果,这才是孔子念兹在兹的事。孔子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不是为了让我们当个好人而当好人,他最终的目的跟老子是一样的,跟佛陀是一样的。

 

佛陀最终的目的是让所有的众生都成佛,老庄的目的是让所有的众生都成仙、成真人,孔孟的目的是让所有人都能够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成为圣人。真人、圣人、仙、佛是同义词,都是生命彻底觉醒、彻底圆满的不同的称谓。这才是儒家的目的!所以儒家不是社会目的,儒家的目的是生命目的,就是让我们的生命解脱,因此儒学是生命之学,儒佛道都是生命之学,所以儒家文化是生命文化,儒家的学问是生命之学,儒家的觉醒是生命的觉醒,儒家的解脱是生命的解脱,这才是儒家的本质所在,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本质所在。

 

这一点不弄清楚,我们是永远讲不好儒学的,只会把儒学讲成一堆教条、一堆道德训示。它不是一堆道德的教条、道德的训示,它是道德的觉醒,这是有本质差别的。这一期的阳明学好像没有说清,我参加过他们的会议,看过他们的著作,看过他们演讲的视频,都没有说清楚。儒家的灵魂,儒家的终极目的没有指明,而且还有很多的误解和扭曲,就像我刚才说的,不是所有人,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把儒学误解成把我们训练成了一堆顺民,让统治者好统治,不是这样,太冤枉孔孟了,太冤枉儒学了。

 

还有第四个,也是我总结出来的最后一个,就是我们这一次的阳明热里面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天天谈阳明心学,到底阳明心学的这个“心”字是什么意思?没说清楚,王顾左右而言他。阳明心学的核心当然在“心”字上,“心”字不讲清楚,你怎么能把阳明的心学讲清楚呢?而我们这一期的阳明学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恰好就是不说阳明心学的“心”是什么意思,不解释、不谈论、回避。为什么回避?我也不知道,但我只知道这个问题是回避不掉的,你必须正面面对,除非你不谈阳明心学,你只要谈你就必须正面解释阳明心学的“心”字是什么意思,必须说清楚!这个问题不允许回避,无条件面对。

 

心学所说的这个心是什么心?是良知之心。这是阳明自己说的,不是我说的。那么良知之心是什么心?“良知”这个词是孟子说的,在《孟子》这部书中对良知有过一个定义:“不虑而知者谓之良知”(原文——“吾所以不虑而知者,良知也”)。不虑而知,就是理性的直觉。如果虑了才知,那是知性,那是经验智慧。“虑”就是考虑、思考,我思考了半天才认识这个事物,才把这个问题考虑明白,这叫经验智慧、知性之知(知性之智),现在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用的全部是知性之知,知性智慧。

 

不虑而知是先天智慧,先天与生俱来,不需要经过后天的思考,这样的智慧叫良知。所以孟子对良知的定义是十分清楚的——不虑而知。如果不好理解,我们换一个词你就理解了,还是我们刚才说的那个例子——上帝不需要科学就知道地球是怎么转的,这就叫不虑而知。上帝认识任何事物都不需要经过中间商,上帝直接就知道了,这就叫不虑而知。所以从孟子对良知的定义上来看,是典型的、真正的、正宗的先验智慧。我们现在称为先验智慧,当时孟子把它称为良知,所以良知就是先验智慧。那么良知之心是什么心?它指的是道心,不是人心。孟子还有一个词来指代良知,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词不同,叫“本心”。本心是什么心?本心就是道心,道心就是良知。本心、良知、道心,还有我们现在所说的先验智慧,这四者是同一个意思。

 

马克思所说的心是后天经验之心,尤其是指后天的感性之心,就是女人擅长的心,女人最擅长感性认知嘛。马克思说感性这个东西不靠谱的很,你们别信它,通过眼睛和耳朵所得来的结论充满了片面、充满了肤浅,充满了碎片而且还充满了个体差异。同样一个东西,你看了喜欢,我看了未必喜欢,他看了又是另外一个结论,所以说这个东西呀一人一条心,这个心指的是感性的心,所以这个东西你不要信,不靠谱。我们一定要把认知建立在知性上,经过深思熟虑的结论才是值得信赖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结论不要相信。马克思所说的唯心就是这个意思,指的就是感性之心、情绪化的心、感官的心,不可靠不能信,因此我们要否定它、远离它,我们要多多地培养知性之心,培养知性的能力。因为西方没有理性,西方只有知性,加强我们的逻辑、加强我们的客观化训练、加强我们的推理,这些东西得出来的结论才是可靠的,因此马克思在认识论上是否定唯心,强调唯物,强调知性。

 

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语言,没有毛病,不仅马克思反对唯心、否定唯心、嘲笑唯心,凡是有一点智慧和知识的人都应该嘲笑唯心,都觉得这个东西不靠谱,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是他的那个心跟我们的良知之心完全是八竿子搭不上边的两回事了,一个是先天之心,一个是后天之心,一个是道心,一个是人心。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我们中国人把它混到一起去了,叫望字生义,都是心,你也是心,他也是心,那你们俩都是一个心。完了!混在一起了,没有把道心与人心分开,尤其是没有把道心与人心中的感性之心分开,这一下弄得我们学者不敢谈心了,这一谈就是违背了政治正确,违背了我们几十年来的哲学成果。我们的哲学成果也就是学习马列主义哲学的成果,都不敢谈了,这弄的特别麻烦。其实这两者就像两个人一样,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样一区分清,我们就好谈了,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谈,不要藏着掖着,不要王顾左右而言他,不要选择性遗忘,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就正面谈阳明心学,心就是道心,就是良知之心,就是先验智慧等等。

 

因为这个心能给我们带来解放、带来觉醒,因此我们要追随这个心,叫致良知,致良知就是我们要追随这个心,最后成为这个心,就是这么回事。怎么不能谈?心学不谈心,不把心谈透,你这个叫什么心学嘛?那你这就叫无心的心学,掉了心的心学,空心的心学,而不是真正的心学。这是当代阳明心学的第四个问题——无心的心学,被遗忘了心的心学,被刻意回避掉了心的心学。这个是不应该有的,是完全不该有的顾虑和猜忌,我们要把这个问题再正面解答清楚。我大概就总结了这四个问题,那么细说也可能有二十个,三十个,五十个,那些都是次生问题,我们就不做展开了,我们只是择其要者归纳了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都是核心问题,都是极度重要的问题,都是不能犯的问题。犯这个错误,那就不叫阳明学了,那就叫别的什么学,反正不叫阳明学,阳明学这四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能回避、不能丢失,不能刻意地抹掉和否定,都是不可以的。

 

——根据潘麟先生讲授《儒家经典公益课—阳明心要之“王阳明传记”篇(第二集)视频整理成文

潘麟先生简介

 

《儒家经典公益课——阳明心要》之“王阳明传记”篇(第二 集)

潘麟先生,安徽定远人,哲学硕士,生命学家,当代对生命科学有深刻贡献的思想家。长期致力于东方文明的传播与推广,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心性传承与实践为基础,开创、倡导并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与普及。

主要著作有《家门没上锁》《皇冠瑜伽》《〈大学〉广义》《到彼岸赏月》《〈瑜伽经〉直解》《以心传心》《直指生命的真相》《〈中庸〉心要》等,部分著作被译成英、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并撰有各类学术论文近百篇。

 

蜀都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神内涵和历史积淀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代代相传。

“蜀都书院”,立足四川,传承中华文明智慧火种,以利天下。

《儒家经典公益课——阳明心要》之“王阳明传记”篇(第二 集)

欢迎添加蜀都书院工作人员微信号

了解更多新国学思想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蜀都书院 阳明心学 《儒家经典公益课——阳明心要》之“王阳明传记”篇(第二 集) https://a8w.cn/2191.html

传承健康,传播文明。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