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一系列摩崖造像的总称,其主要包括以下几处:
北山石刻:
位于大足县城西北2公里处,始刻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至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62年)结束。北山石刻共有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共51种,以当时流行的佛教人物故事为主。
宝顶山石刻:
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建于南宋(公元1179-1249年),是我国唯一现存的石雕佛教密宗道场。宝顶山摩崖造像以大佛湾和小佛湾为主体,分布在东、南、北三面,巨型雕刻360余幅,以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等最为著名。
南山石刻:
位于大足区城东南方向五华里处,山顶上原有道观,名玉皇观。南山石刻造像缘起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属道教造像。明清两代稍有增补。
石篆山石刻:
位于三驱镇,拥有大足石刻最早的三教合一造像,同时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三教合一大型石刻。
石门山石刻:
位于石马镇,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的一处释道合一石刻群,其中尤以道教题材诸窟的造像最具艺术特色。
其他石刻:
大足区境内还有众多其他石刻造像,如第一山石刻、安岳石刻、凌云石刻等,这些石刻作品从初唐延续至明清及民国,前后延续长达千余年。
大足石刻不仅规模宏大,而且雕刻精美,题材广泛,体现了儒、释、道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色,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1999年,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db:作者],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a8w.cn/317832.html